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京开幕, 聚焦新质生产力, 共绘交通发展

2025-07-01 337

7 月 1 日,第十七届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开幕,以 “新质生产力, 交通新动力” 为主题,由交通运输部主办,吸引全球 200 余家企业及机构参展。展会设五大核心展区,覆盖公铁水空邮全领域,集中展示智能网联汽车、飞行汽车样机、智能洗舱机器人等前沿技术与设备,同步举办投融资对接、国际论坛等 20 余场活动,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作为我国交通领域顶级国际展会,本届立足 “双循环”,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交通产业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五大核心展区,全景呈现交通科技生态

展会围绕行业热点设 “智能综合交通协同发展”“交通数智化转型”“低碳交通与资源循环”“人工智能与安全韧性交通”“智能化引领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 五大展区。从智能网联汽车、自动化码头管理系统到氢燃料电池重卡、无人机物流配送方案,展品覆盖公、铁、水、空、邮全运输方式,集中呈现 5G、物联网、数字孪生等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安全保障等领域的落地应用,勾勒 “人享其行、物畅其流” 的智慧交通图景。

前沿展品亮眼,彰显创新驱动实力

现场不乏代表行业尖端水平的 “明星展品”:全球首台适用于万吨级货轮的智能洗舱机器人,通过机械臂精准作业与 AI 视觉识别,将传统人工洗舱效率提升 3 倍以上;融合垂直起降技术与自动驾驶功能的飞行汽车样机,展示低空立体交通的商业化雏形;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港口智能调度系统模型,可实时模拟集装箱码头作业流程,助力港口运营效率提升 20%。这些展品既展现我国交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也汇聚德国、日本、新加坡等国的先进技术,成为全球交通产业协同发展的缩影。

高端活动同期举办,共商行业发展大计

展会期间,“全球交通投融资对接会”“交通运输科技创新案例发布会”“低碳交通技术国际论坛” 等 20 余场平行活动同步举行。来自国际组织、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的专家学者,将围绕 “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交通强国建设”“智能交通标准体系构建”“全球物流链重构与供应链安全” 等议题展开研讨。其中,首次设立的 “交通科技成果转化专区”,将促成 50 余项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

作为自 1992 年起连续举办的品牌展会,国际交通技术与设备展览会已成为观察全球交通产业发展的 “窗口”。本届展会立足 “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不仅为中外企业提供技术展示、市场拓展的舞台,更通过前沿理念碰撞与创新成果共享,为我国交通行业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上一篇:5000 余家展商齐聚上海 SIAL 西雅食品展 35 万款新奇特产品亮相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