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医疗技术落地与全球化破局
2025 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分春秋两展,春季展 4 月 8 - 11 日于上海举办,以 “创新科技,智领未来” 为主题,聚焦 AI 医疗全场景落地;秋季展 9 月 26 - 29 日在广州开展,首设 “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展”,深化一带一路医疗合作。展会吸引全球近 9000 家企业参展,AI 从辅助工具升级为决策中枢,推动高端医械国产化,助力超 12 亿元出海订单达成,还促进 1.2 万项企业合作,是医疗产业技术转化与全球化的核心平台。
一、展会根基:四十余载铸就的全球医疗产业标杆
1. 发展历程与核心定位
CMEF 始创于 1979 年,历经 40 余年沉淀,已从单一产品展示会演进为覆盖医疗器械全产业链的综合性生态平台。其核心定位是链接全球医疗产业的 “技术枢纽、贸易桥梁、学术高地”,直接服务于从上游核心部件制造到下游临床应用的完整产业链路,由商务部批准、国药励展主办,是亚太地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深远的医疗器械专业展会。
2. 规模与国际影响力
参展主体:每届吸引来自 28 个国家的 4000 余家企业参展,其中国际展商占比稳定在 20% 左右,涵盖 GE、西门子、联影、迈瑞等全球知名品牌及数千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观众构成:汇聚全球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15 万人次专业观众,包括政府采购机构、三甲医院院长、科室主任、经销商及科研人员,采购团规模年均增长超 30%。
产业辐射:直接关联全国 3.6 万余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截至 2023 年底),其中 Ⅲ 类高风险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达 2670 家,展会成交与合作转化直接影响产业产能与技术迭代方向。
二、核心价值:全链条赋能的四大特色体系
1. 展品生态:覆盖全产业链的细分布局
展会采用 “主展区 + 专业子展” 模式,呈现数万款医疗产品:
核心展区:设 28 大主题板块,涵盖医用影像(CT、超声、MRI)、体外诊断(IVD)、手术器械、医疗机器人、康复护理等关键领域,其中 IVD 专业展区自 2008 年设立以来,因政策适配性(如 “一单通” 政策响应)成为最受关注的细分板块之一。
创新专区:5.2 号馆国际区设立 “Noval Product Pavilion” 创新枢纽,集中展示中、瑞、新、法等国企业在 AI 医疗、高端影像、微创器械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是行业新技术的 “首发窗口”。
2. 学术矩阵:链接全球智慧的思想盛宴
展会同期举办100 余场高端论坛与专业会议,形成多层次学术交流体系:
政策与市场论坛:如 “Gateway to ASEAN Market” 会议聚焦东南亚市场机遇与法规,“Doing Business in Brazil” 解读南美监管框架,为企业全球化布局提供指导。
临床与技术论坛:第 91 届展会开设 “首届康复医学产业发展论坛”,细分 “院长品牌建设”“医疗与保险融合” 两大主题,邀请近千位业界大咖深度研讨;GE 医疗等企业联合医院专家举办技术沙龙,分享 AI 影像诊断等临床应用经验。
创新分享平台:“WeTalk Global Stage” 每日安排企业专场,如 Advanced Energy 发布医疗专用电源新品、NTL HEALTH CARE 推介 CerviCARE AI 诊断系统,实现技术成果快速转化。
3. 子品牌联动:精准覆盖细分领域
CMEF 构建 “主展 + 子品牌” 协同生态,满足产业精细化需求:
CMEF Congress:聚焦行业政策与趋势研判,是政府、企业、医院的三方对话平台;
ICMD:专注医疗器械制造上游供应链,汇聚 500 余家核心部件企业,与主展同期举办,打通 “制造 - 应用” 链路;
CMEF Imaging/IVD:针对影像与体外诊断两大黄金赛道,提供专业化展示与对接服务。
4. 服务升级:从展示到落地的全周期支持
头部企业借助展会推出创新服务模式,如 GE 医疗在第 91 届展会上发布全生命周期 “智服务” 解决方案:
针对 64 排 CT 设备推出麒麟 Console CT 进阶方案,图像重建速度提升至 70 幅 / 秒,支持 12cm 全脑灌注技术,适配卒中中心紧急诊疗需求;
为 8 年以上存量设备提供关键部件焕新服务,通过 IQ Engine 智影擎 Plus AI 算法,将直肠癌扫描时间从 12 分钟压缩至 7 分钟,同时提升微小病灶检出率;
面向基层医疗推出 “智开源” 培训计划,覆盖设备操作、诊断思路与科室协同全环节。
三、实践落地:2025 年展会核心案例解析
1. 第 91 届春季展(上海,2025.4.8-11)
核心数据:展览面积 32 万平方米,吸引 30 国近 5000 家企业,专业观众超 20 万人次,国际展区涵盖德、美、韩等 20 余个国家。
主题特色:以 “创新科技,智领未来” 为核心,首次实现 “AI + 医疗” 全场景覆盖 —— 从 AI 辅助诊断设备到智能供应链管理系统,参展 AI 相关产品占比达 35%。
标杆活动:国药励展与马来西亚私立医院协会(APHM)签署合作协议,宣布 2026 年联合在马来西亚办展,搭建中国医械 “出海” 东盟的直达通道。
2. 第 92 届秋季展(广州,2025.9.26-29)
升级亮点:展览面积近 20 万平方米,增设 “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展”,首次将医疗场景延伸至健康管理领域。
国际布局:重点打造 “一带一路医疗合作展区”,吸引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采购团,预计国际订单占比提升至 25%。
四、产业影响:驱动中国医械高质量发展的三大引擎
1. 技术创新加速器
展会成为国产高端医械突破的 “试金石”,第 90 届展会上,国产骨科关节手术机器人打破进口垄断,智能手术导航系统实现国内首个获批上市;2023 年通过展会首发的创新产品中,30% 在 1 年内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2. 全球化助推器
依托展会平台,中国医疗器械出口总额从 2019 年的 3128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4843 亿元,其中医疗设备类出口同比增长 5.4%。马来西亚、巴西等国通过展会建立中国供应商数据库,“中国造” 医械因 “性能优、性价比高” 成为海外市场首选。
3. 资源下沉连接器
通过 “基层医疗赋能论坛” 与设备捐赠计划,展会推动高端技术向县域医院延伸。如 GE 医疗的智能化迭代方案已覆盖全国 200 余家县级医院,将肿瘤病灶检出率平均提升 15%。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内容素材由第三方供稿或网络公开信息整理,若其中内容有误或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向我们提供确切的证明,以便我们进行核实处理。本站所展示的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感谢您的关注和对我们的支持!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uobiz.cn/event/china-medical-equipment-fair-guangzhou-2025.html